但是皮岛的守军能够坚守这么多年,怎么能没有点本事。他们早就看透了阿济格一方的意图,专门派了一支守军,等待鳌拜这支精锐部队的到来。结果可想而知,清军偷袭不成反被埋伏,自然被打的溃不成军,正在这个形势危急的时刻,鳌拜的勇武发挥了作用。
他不顾炮火,身先士卒地冲上岛,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,他的部下一举跟进,跟鳌拜一起与守军展开了拼杀,并且举起火把,引导主力部队前来。就这样,明军坚守多年的皮岛,终于被攻克了,鳌拜功不可没。
鳌拜这种不顾自身是军事指挥官,身先士卒,不怕受伤,不畏死亡的狠劲,正是这场战争能取得胜利的关键。人人都能看到了鳌拜的勇武,但是鳌拜的所做作为,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悍不畏死吗?当然不是。
皮岛之战表现得不只是鳌拜的勇武,更是他的聪明智慧
在参战之前,鳌拜就选择了一个最好的职位,前面说了轻舟简行的精锐部队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,如果这产战争胜利了,功劳一定会记在这支部队的领队身上。鳌拜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主动站出来请求带领这支部队。
而且相对前面的主攻部队,这支精锐部队虽然更加重要,但是要执行的任务却相对简单,危险也相对较小。鳌拜正是在深思熟虑后,才做出了之后的选择。当然最后明军看穿他们的计策,反过来埋伏了清军并不是鳌拜愚蠢,而是明军更高一筹罢了。
还有就是在面对明军埋伏的时候,鳌拜的所做作为,也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勇敢。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其实已经考虑了很多事情。首先他立下了军令状,如果没有成功,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,其次如果现在他选择后退,己方的士气一定大损,而明军却可以乘胜追击。这样清军一定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失。
更重要的是,鳌拜看出,明军的优势是远程的炮火攻击,如果他们能过冲到明军跟前,与其展开肉搏,对方就会丧失优势。所以鳌拜靠着自己的勇武,抢先冲上了皮岛,在鼓舞士气的同时,让对方失去原本的优势。
由此可以看出,鳌拜真是个天生的军事家,在他还如此年轻的时候,就能在电光火石之间对战争的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,并且想到合适的应对方式。相比鳌拜的勇武,他的智慧更加让人敬佩。皮岛之战正是鳌拜智勇双全的最好证明。
鳌拜智勇双全的同时,对皇太极忠心耿耿
鳌拜其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,正是因为皇太极对鳌拜有着知遇之恩,所以他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,即使皇太极死后,鳌拜依然坚定地支持皇太极的儿子豪哥。更是因此得罪了多尔衮,事后被多尔衮压制得毫无反抗之力。
即使多尔衮几次三番地想要置鳌拜于死地,但是他依旧活了下来。在多尔衮大权在握的时候,鳌拜能够保住小命,除了因为他的军功,更是因为他的智慧。在皇太极的儿子顺治继承皇位后,鳌拜对多尔衮就一直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。
正是因为鳌拜看清了当时的形势,明白自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,所以在顺治获得皇位后,不与多尔衮产生直接矛盾,让多尔衮没有机会向他发怒。他此时的隐忍,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鳌拜,与人们心中那个嚣张跋扈的鳌拜完全相反。
种种迹象都表明鳌拜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,更值得我们敬佩的,不是他的勇武,而是他的智谋。鳌拜能够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,并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他正是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大清做的巨大的贡献,雍正封他为一等超武公并不为过。
你对鳌拜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。
参考文献:《百家讲坛》、《清史稿》、《鳌拜巴图鲁》
作者推荐:
还以为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太后?真正的大玉儿是皇太极最爱的她
洪秀全后宫2300多位“娘娘”超过清朝所有皇帝,但不全因荒淫无度
孝庄为何如此厌恶董鄂妃?为了上位竟然逼死丈夫,善良只是伪装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